发布日期:2025-04-11 05:10浏览次数:
2025年清明节期间,郫都区紧密围绕“文明祭扫、移风易俗、文化传承”三大核心主题,统一协调全区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相关职能部门,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包括文明祭扫专项行动、殡葬新风尚宣传、传统文化体验在内的共计16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活动覆盖了12.6万人次,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兑换鲜花4800余份,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5500份,有效促进了清明节由传统祭祀向现代文明形式的转变机械阀门隔膜阀。
一是区级部门开展示范活动。4月1日,郫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了人武部、退役军人系统干部职工、民兵、烈士遗属等300余人在烈士陵园举行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敬献花篮、擦拭墓碑、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环节,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4月3日,郫都区委宣传部、郫都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郫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友爱镇筒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四季·锦绣郫都——春之礼·文明传承行”清明节移风易俗宣传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图文宣传展板和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形式,向市民介绍文明祭祀、绿色殡葬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大家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
二是学校联动,主题活动深入人心。全区34所中小学的3426名师生参与了烈士陵园的线余名学生通过中华英烈网等平台进行了网络祭奠,青少年红色教育覆盖率达到了95%。通过这些活动,青少年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英烈有了更崇高的敬意。
三是创新形式,主题活动成效明显机械阀门隔膜阀。一里桥社区与长青路幼儿园联合开展了“红色故事+非遗体验”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讲述《小兵张嘎》故事、制作清明团子、蹴鞠游戏等形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吸引了200余名家长和孩子参与机械阀门隔膜阀。安靖街道林湾村开展了“踏青寻春”健步走活动,融入了纸鸢制作、春日诗会等环节,吸引了400余名群众参与。
郫都区文明办联合区民政局在赛驰村集中安葬点、景岗陵园等6个关键区域,设立了12个“鲜花兑换点”,免费兑换了菊花、百合等共计4800余束,回收了4800余份传统祭品如纸钱、香烛等。这些兑换点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推广绿色祭祀理念的重要窗口。
利用广播每日播放《文明祭祀倡议书》3次,影响超过5000户家庭;组织14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文明祭祀倡导行动”,发放宣传手册5500余份,赛驰村通过实施“五清”行动(路面整洁、水面干净、墙面美化等),打造了生态墓区,2025年清明节期间未发生一起焚烧纸钱事件,成为全区移风易俗的示范村。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村(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步,郫都区将结合殡葬改革等主题,扎实开展各类移风易俗文明倡导活动,用活用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倡导节日新风。(图文/郫都区文明办)